第(3/3)页 “你继续讲。”景帝道。 杨风帆道:“除了工商繁荣之外,平万县最大的功绩便属教化了。” “两年的时间,整个平万县新增了三十二所学堂。” 三十二?众人大为震撼。 “怎么可能?这都是用课税的银子修建的?”有人失声道。 两年新增三十多所学堂未免太过于惊人了! “有一半是县里出银修建,而另一部分则是由商贾出资修建。” “商贾还关心教化?”李岩松一个没注意,将胡子揪了下来。 “当然!这里不少百姓可是带子而来,平时上工繁忙根本无心养育,做工更是极容易分神,县衙了解到这种情况便开始牵头商贾转为那些儿童修建学堂。” “而这些学堂中的一部分,则是为务工百姓准备的...其实许多工种需要的是读书识字之人,但是这类人往往极其缺乏,所以便修建大学堂,专门教导识字,另外也可以学习圣贤之道。” “如今有不少上进的百姓,在休息之余都愿意花些银子去大学堂里读书习字,为自己将来增加一份收入。” 群臣哗然,陷入讨论之中。 “不可思议!不可思议!”李岩松喃喃道。 这样的功绩他们简直从所未闻...读书人心心念念的理想竟然轻而易举的被商贾给实现了? 杨风帆心中已经是得意异常,忽见方正一在给他使眼色,猛然想起了什么。 对啊,县里还安排了一个专门给陛下剪裁用的学堂项目。 现在正是锦上添花的时候! 杨风帆一抱拳:“陛下!为了应对将来的变化,县里出资刚刚修建好了一所规模最大的学堂,足足能容纳三千人!里面食堂宿舍书馆一应俱全,五岁至十五岁都可在一所学堂内读书,最重要的是学费极其低廉,争取让每个适龄的学子都有书可读。” “这所学堂修建之处便广受城中百姓好评,坊间无不感念朝廷的恩德,人人都说陛下爱民如子,对百姓关心备至,所以还特别为这学堂取了一个极好的名字...” 群臣喜笑颜开,景帝乐不可支:“什么名字?” “恩情学堂!” ...... 第(3/3)页